上市是商汤科技唯一选择吗?
多次“被上市”之后,商汤科技在2021年8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至此,“AI四小龙”最后一龙也敲响了上市的钟声。
在四小龙中,云从科技已经成功登上“AI第一股的宝座”。虽然成立最晚,却最早成功上市并占到足够吸睛的“第一股”位置是云从科技独特的优势,可“第一股”的名声并不能成为AI行业竞争的全部,甚至对于依靠技术研发出身的“AI四小龙”来说,这个名声也可有可无。
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上市似乎成了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最终归宿,因为上市后能够加速商业变现,也能够更好的树立企业品牌和提升企业形象,但四小龙最终的竞争或许只是围绕上市展开的一场“资金掠夺战”,将重心指向了投资圈。
据公开信息显示。近十年时间里,人工智能赛道投融资事件5475起,披露融资总额超8288亿元,而天眼查APP显示,商汤科技十轮融资,总计近400亿元的融资资金,一方面是资本看重,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赛道是一门非常消耗资金的生意。
通过十轮融资的背景来说,商汤科技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投资天团”在为其输血,其中软银愿景基金、富达国际、深创投等都是其重要的输血者,强有力的背景支撑商汤在商业规模的拓展,而资本所看好的也是商汤科技本身的技术以及前景。
另外,说人工智能赛道烧钱并不是无的放矢,商汤科技最后一次融资就有数十亿美元,而四小龙其他企业融资也都能够达到几亿元,再人工智能的资金消耗可以说是投研界的顶级水平,技术研发方面的巨额消耗,也是四小龙将目光紧锁投资圈的重要目的。
具体可以从融资背景以及融资金额来看,商汤科技的长足发展很可能离不开对投资者的依赖和大量资金的消耗,或许其与其他三龙上市的目的仍旧是为了盯紧资本市场的资金源,从而得到资本输血。因此,虽然商汤科技以科技见长,但仍避免不了向资本市场讲故事来维系资金问题。
单看商汤科技这家公司,从最初满腹经纶的学术形象,到现在涵盖自动驾驶、增强显示、面部识别、图像识别、物体识别、文字识别、影响分析等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整体来说就算是再四小龙的排列中,商汤科技也是非常出色的。另外,从技术到发展诠释商汤科技的价值,也会带来很多的附加分。
其他三小龙与商汤科技虽然与业务重合的部分,但在其他业务上也各有特色,在赛道内竞争激烈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未来长足发展的需求。
当然,一个企业创立到融资再到上市是发展也是需求,上市意味着企业达到了上市的需求条件,之后能够更好的树立企业形象,对企业规范管理、品牌树立等都有辅助提升的作用,并且应对企业风险、资本市场、融资事件方面也会更高效,当然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商业变现水平的提升能够将企业提升到新维度。
企业上市大多是因为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瓶颈,另外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可上市并不是解决所有难题的捷径,上市中也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在考验企业的水平,所以商汤科技上市后如何还很难说。
融资、盈利都多,亏损也很多
上市虽然不是所有企业的唯一出路,但上市终究是企业发展中的加速器。
与其他三小龙相比,商汤科技融资金额属于最高,甚至抵得上其他三家总和,融资高可能意味着规模大、技术研发难度系数更高,当然其带来的收益或许也相当的显著,但是商汤科技并没有展现出特别夸张的变现手法,相反,在四小龙中商汤的盈利综合水平似乎并不强。
据公开数据显示,商汤2019年营收50.6亿元,毛利率43%,其中业务收入最高的智慧商业营收26.81亿元,占总营收53%,毛利率却仅有23.9%。与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64.6%的毛利率和依图科技63.9%的毛利率相比就相差了很大。
虽然融资、盈利都很多,但是因为毛利率太低导致净利润也不是特别好看,甚至公开信息中商汤科技也显示出了亏损的状态。这不太好看的业绩加上不断升高的融资金额与资金消耗,对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来说,商汤科技或许会“被认为”存在一定的上市风险,从而造成资本市场的忧虑。
就拿上市这一过程来说,不仅仅是要整理资料递交招股说明书那么简单,上市意味着企业达到一定的实力,并且除了上市成本需要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企业的等机构支付辅导费用,同时也要满足科创板的盈利要求,最起码的盈利标准是衡量企业部分价值的利器,如果商汤科技是以盈利亏损的状态下想要上市,就不一定行得通。
商汤科技的上市需求除了满足上市条件和同行云从科技的竞争,或许还是因为行业遇冷的催化。在2019年投资者就开始谨慎投资人工智能行业,紧接着而来的疫情更让决策者们更加严谨,整个AI赛道开始进入尴尬的冷静期。
融资愈发艰难是科技企业遇到的共同难题,但按理说刚刚拿到数十亿美元融资的商汤科技不应该被融资的事情影响的,但企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长足发展就要考虑到未来投资市场是否会更加拮据,所以想要获取更多融资或许只有上市一条路可以走。上市就意味着变强、风险降低,所以部分投资者也愿意看到商汤科技上市,这也是一种可能。
对人工智能这个赛道来说,投入大、营收慢甚至亏损都是常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人工智能的风险并不是完全用哪家企业亏损的数据来看的,相比其他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更依赖技术成就以及技术应用价值,不仅要技术强,还要能够在社会中应用才能实现产业上升的生态。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去考虑上市之后的风险,就拿AI芯片公司寒武纪来说,上市市值曾高开358.15%,达到1180亿元,但现在市值已经跌到354.81亿元左右,市值前后落差甚大,所以不管是能不能上市,最重要的还是自身实力以及发展前景的铺垫,未来长足发展,还是要看行业态势和企业规划。
没人不期待人工智能的前景
提到人工智能人们想到的就是科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迅速这样的描述,也正是这样的想法造出了“没人不期待人工智能”的想法。
据艾媒网信息显示,在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就将超过1500亿元,而《2021H1中国智能制造专题研究报告》一文中显示,2020年全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974亿元,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0747亿元,同比增长67.1%。
随着人工智能硬件市场的激增,不难看出行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迅速前进。近几年,关于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越来越多,而且自动驾驶技术也成为互联网车企营销造势中非常有利的噱头,毕竟场景应用需求加深加剧,也就意味着自动驾驶背后的技术有了称量价值的工具,也就离商业变现加速更近一步。
另外,关于应用场景最深的当属人脸识别系统。商汤科技主业务栏中,关于互联网视觉是最为广泛的,同时应用场景也重合到人脸识别上。目前社会中关于人脸识别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在之前传出有公司研发出“狗脸识别”项目,是基于狗鼻图像和已经训练好的狗鼻纹模型开发而出的新型识别功能。“狗脸识别”的出现是人脸之后的技术提升,因此人们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开发也越来越期待。
当前使用场景是人们期待的一方面,未来潜力也是人们期待的一方面。在艾媒网披露的内容中显示,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可以赋能汽车、钢铁、3C电子、医疗等,其中国内3C电子智能制造业规模2022年将达到5.47万亿元,而其自动化渗透率仅为20-30%。庞大的市场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正是人工智能的潜在需求,因此面对庞大的市场,商汤科技上市后要面临的还有更大的挑战。
况且目前仅仅人脸识别就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商汤科技拥有的其他技术型内容所具备的价值也会对长足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行业既笼统庞大,又细分透明,在资本市场遇冷以及同行占据“第一股”位置之后,商汤科技或许迫切需求资本市场能够时常伸出援手,绑紧商汤与市场的紧密关系。但未来上市后并非一味扩展规模与市场,更应该探索更多的变现机会来维系自身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