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深观察丨金融科技将迎来巨大发展机会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姜业庆
自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后,10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引发了业界讨论,金融科技是否过时?金融科技未来走向如何?
破解信息不对称
“在监管层大力提倡金融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节点上,金融科技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莫秀根日前在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过去数十年,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大中型企业的支持不断完善。而在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业内专家表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民营、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出现。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手段在金融行业逐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运用,银行可以高效、全面地抓取民营、小微企业经营数据,并通过自己的风控系统给出对企业的评估结果和授信额度。由此可以看出,科技为破解银行和民营、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金融科技行业来说,许多金融科技企业正处于从C端业务向科技输出、B端赋能的业务转折期,《规划》的出台无疑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规划》指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金融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起到破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同时,无论对民企、小微企业,还是个人消费金融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马上金融CTO蒋宁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效率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改善、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
蒋宁认为,目前践行国家倡导的普惠金融,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资金成本加上风险、效率,决定了消费者终端的定价。人工智能要不断提高效率,才能达到真正的普惠。当前很多互联网公司,更多是场景转化效率、获客的效率,没有解决后面运营及客户体验。马上金融将人工智能赋能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贷前、贷中、贷后。在贷中,马上金融会综合运用评分模型、决策引擎,同时采用照片对比、活体识别与OCR光学符识别等技术,确保精确识别客户身份。此外,马上金融还会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将所有客户的信息进行深度关联,发现单一客户或某一客群的异常规律,从而有效防范控制第三方欺诈风险,深度评估客户信用风险。在贷后,马上金融有智能交互平台,包括智能呼叫中心、智能催收、智能质监、智能客服等,支撑的核心技术,就是智能语音和自然语言的解析。
未来作用不可或缺
金融科技尽管在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些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在未来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强化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科技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而且只会越来越强化。从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近来大力布局金融科技领域、纷纷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互联网公司发展金融科技就可以得到佐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各大国有银行如工行、农行、建行、光大等银行纷纷加快了拥抱金融科技、建设开放银行的步伐。完成行内外、线上线下各类数据的整合,联合更多第三方科技公司,以开放的姿态构建生态圈,实现智能交易、智能运营与智能风控,进而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生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行利用金融科技为民营、小微企业实现业务线上化只是第一步,业内专家认为,更重要的是借助金融科技帮助其实现向智能化、数据化的更加开放的转型,构建新的服务生态。因此,以更加开放的思路用金融科技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与此同时,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早已布局金融科技并取得了相关牌照。另外,一些专注于金融科技输出的金融科技公司如品钛、同盾、飞贷、小赢科技、玖富等公司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记者获悉,在生态伙伴层面,同盾科技已经累计为超过一万家客户提供服务,涵盖银行、保险、汽车金融、互联网公司、政府部门等领域,成功完成了对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6大财险公司、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全覆盖,这也是业内首家达成这项成就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企业。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国内消费市场、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期,面临各类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的风起云涌,银行开始深刻认识到金融科技的战略价值。而从全球层面来看,金融巨头CapitalOne、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纷纷宣扬自己的科技基因。
《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金融科技应用先进可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风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繁荣发展。
IMF前副总裁、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金融机构以前产品的设计、生产、分管、配置、销售完全是在一个机构内部产生和进行的,不管这个机构大和小,生产的流程是内生的。金融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内生的环节,把这个内生的环节外生化、社会化、商品化、产业链化。
“之所以未来金融科技不可或缺,关键在于风控把握方面,传统金融机构风控模式遇到了困境。”同盾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面向个人的风控体系主要以央行征信报告为主要数据源,以自身掌握的借贷信息为辅助信息源,以专家经验或专家规则为评判策略。用历史信用记录反映未来的信用水平,预测判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对那些缺乏历史借贷数据的借款人无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由于缺乏时效性数据的输入,其风控模型使用的往往是滞后数据。
面向企业的风控策略则主要是看重质押,由于中小微企业数据薄弱,传统的银行风控系统基本上是失灵的。一些中小微企业既没有完整真实的财务报表,也没有足够多可供抵押的资产,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为了一笔总额不高的贷款,付出高昂调查审核成本,承担较高的坏账风险。
整体而言,传统的风控模式更偏向于线下,渠道较为单一,网点服务受物理半径限制。另外,自动化程度不高,业务审批更多依赖于人工,在触达率、效率等方面都面临困境。同时,在面临非常复杂的风险环境时也缺乏整体的把控能力与实时的应变能力。
沙盒监管在路上
金融科技的革新带来了受众、需求以及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客户的需求与期望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金融的业务拓展和风控管理方式都遭遇较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业、保险业与互联网科技加速融合的时代,合作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中小机构相关业务规模、占比、增速较为突出。与此同时,风险管控问题也成为焦点。部分银行机构相关业务发展得不够审慎,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不足,合作机构资质良莠不齐,存在套贷骗贷、多头借贷等风险和问题。在未来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监管机构应注重引导传统金融机构建立起与外部风险隔离的“防火墙”,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规划》在做好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防范中也谈到:“综合实际业务场景、交易规模等深入研判新技术的适用性、安全性和供应链稳定性,科学选择应用相对成熟可控、稳定高效的技术。充分评估新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风险拨备资金、保险计划、应急处置等风险补偿措施,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开展新技术试点验证,做好用户反馈与舆情信息收集,不断提升金融产品安全与质量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再谈沙盒监管机制。中国版监管沙盒机制,已在不远处。
发展消费金融 金融科技创新还需加快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姜业庆
金融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消费金融运营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不仅改变了传统金融的业务生态,促进了市场向产业链纵向迁移,也催生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面对巨大的蓝海市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金融机构必须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持续的金融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消费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
就消费金融领域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及金融科技公司为主体的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其中,互联网金融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参与是我国消费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打破传统惰性
虽然金融机构致力于零售转型和科技转型,但任何组织都有历史惯性,换个角度而言就是组织惰性,但转型就是要打破这种惰性,让新模式动起来。近年来,随着互金巨头转型金融科技公司,策略重点从金融产品转向科技输出,银行业也在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把科技输出职能独立出来。大的互金巨头,也在刻意区分业务板块和科技板块。科技赋能于金融,也隐隐有了科技独立于金融之意。央行日前对金融科技定义的选择和强调,等于向市场重申:金融科技,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监管射程之内。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最近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模呈几何式增长,自2014年的0.02万亿元到2018年的7.8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放贷规模增幅近400倍。即使按2017年统计口径,银行业占比12%为标准,剔除银行业的互联网贷款后,2017年、2018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同样能达到3.9万亿元和6.9万亿元,规模仍然不可小觑。
不同于银行等传统持牌金融机构大多服务于高收入、高净值人群,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品钛、同盾、马上消费、捷信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则倾向于为下沉市场、特定场景的消费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凭借多年来锤炼的金融科技创新实力,这些平台不断拓宽消费金融服务边界、提高服务效率、提升风控防范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长尾用户服务,以满足其高频、小额的普惠金融需求。
“发展消费金融没有止境,还需要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品钛消费分期业务负责人岳昳婕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近年来,头部平台的流量红利见顶,巨头流量、大众场景竞争趋于白热化。而一些垂直细分场景、二线互联网流量平台、线下场景虽想要自建消费金融业务但又缺乏金融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
作为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连接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打通场景端与资金端,为双方提供高效的智能金融解决方案,涵盖消费场景分期、个人信贷、小微企业信贷、财富管理、保险经纪等多个领域。基于大量的客户需求,品钛打造了标准版消费分期方案。岳昳婕表示,标准版消费分期解决方案对于场景方来说,在促进其产品销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流量变现。未来品钛消费分期将持续拓展新的垂直场景,增加现有场景的渗透率。
记者从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也了解到,该公司是以金融科技为特点,把“线上+线下”多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消费信贷模式作为全渠道提升用户体验的重中之重。捷信所有的流程都是围绕客户设计,以保证流程对客户来说尽可能地简便。此外,捷信在中国也运用了大量科技手段,使用了三种不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即文本聊天机器人、语音机器人、质检机器人,大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目前,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逐步开发了精准产品品类,从传统耐用消费品,到3C、家电、家庭装修、生活美容、旅游、职业教育和健身等垂直领域,弥补了在消费领域金融支持手段少、消费者无法熨平当期收入和持久收入差异等缺陷。通过深耕消费场景,消费金融产品可以更好地挖掘消费者的“触发购买”潜力,帮助中低收入者释放旺盛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进而提升国民日常生活幸福感。基于对广大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捷信还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无缝衔接的消费金融服务体验。
不仅如此,中原消费金融公司近来也加大了金融科技创新的步伐。记者获悉,日前,中原消费金融公司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双方将在云计算、大数据平台、devops、风控等方面展开合作,以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服务。中原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周文龙指出,本次战略合作是腾讯专有云首次落地消费金融领域,中原消费金融将是行业内首家与腾讯云达成金融科技战略合作的消费金融公司。
据了解,双方达成合作后,中原消费金融正全新打造的“新核心”系统将基于腾讯云微服务架构TSF,也就是说,新核心系统将直接建设在腾讯专有云平台上,借助腾讯云在云计算架构、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技术能力,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技术,构建智能化、数字化、多元化、精准化的后台科技体系,实现消费金融业务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双方还将联合开展探索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原消费金融依托腾讯云提供的精细化信息服务,通过联合建模的方式,进行大数据的筛查、分层、匹配,全面提升消费金融的服务能力。
加快创新步伐
“金融科技在发展的同时,未来的创新步伐也要加快。”马上金融CTO蒋宁告诉记者,中国金融科技尽管取得很大进步,但也有一些局限。第一个局限,它解决了“普”的问题,没有解决“惠”的问题。第二个局限,金融科技只解决了场景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场景端,没有解决后端贷中、贷后的效率问题。第三个局限,是来源于科技本身的局限,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举一反三的技术,并不能真正做到逻辑决策。
蒋宁分析说,金融科技的落地需要场景。技术存在边界,应用的场景和前置的条件十分重要。消费金融机构和银行相比,虽然允许线上开户,但银行因为受到反洗钱等约束,不能直接开通一类账户。所以消费金融和传统银行相比,有更大的创新空间。同时,也要面对线上的各种身份欺诈的挑战。如果在身份识别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第一种是欺诈的成本,第二种是声誉成本。消费金融的逾期客群会进入央行征信机构的,身份被冒用会影响受害人的信用记录。
金融科技企业因其别具一格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将客群下沉至次级,覆盖到广大无征信和低征信的客群。但随着客群质量的下降,相关信贷资产风险亦逐级增大,对应融资成本也呈现梯度上升。不过,这一上升幅度呈现缩减趋势。金融科技公司更懂客户需求,更具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渠道开拓、流量转换和技术研发上的大量投入使经营效率和成本显著优化,为息差缩减创造了条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致力于先进理念、模式和技术输出,实现流量合理变现。通过协助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流程再造和客群下沉,充分发挥出资金成本低廉和规模经济优势,才能让普惠金融目标变得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