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和科技上市募资腰斩 上半年业绩下滑财务数据存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8日讯 宏和科技(603256.SH)今日巨量换手,一度跌停,截至午间收盘,宏和科技报18.90元,跌幅6.80%,成交额7.29亿元,换手率44.80%。此前,宏和科技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
7月19日,宏和科技于上交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8780万股,发行价格为4.43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8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为3.35亿元,分别用于年产6000万米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项目、年产4200万米特殊复合材料用玻璃纤维布项目、新建研发中心项目。宏和科技上市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
宏和科技于2018年10月22日报送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6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04亿元。
宏和科技上市发行费用合计5349.60万元,其中,海通证券获得保荐及承销费用3867.92万元,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获得审计及验资费用504.81万元,北京懋德律师事务所获得律师费用340万元。
宏和科技控股股东为远益国际,持有公司6.58亿股,占比83.34%。宏和科技实际控制人为王文洋及其女儿Grace Tsu Han Wong。据了解,王文洋为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的长子。王文洋持有中国台湾籍,拥有美国国籍,其女儿Grace Tsu Han Wong持有英国籍。
据宏和科技最新招股书,2016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77亿元、7.79亿元、8.2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7818.28万元、1.65亿元、1.70亿元,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0亿元、1.16亿元、1.66亿元。
公司2017年和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略有差异。
2019年1-6月,宏和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66.8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3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797.1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78%。
对于2019年1-6月经营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电子布终端市场总体需求放缓、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手机销售下降、竞争程度加剧。
通过对比宏和科技向证监会报送的两版招股书发现,两版招股书中的数据不一致,2016年营业利润的差额高达4410.78万元,净利润差额高达4411.03万元。
2018年10月22日报送的招股书显示,宏和科技2015年、201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8.08亿元、10.51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8430.92万元、9669.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462.28万元、7818.2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04.96万元、19039.83万元。
而2017年5月22日报送的招股书则显示,宏和科技2015年、201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8.10亿元、10.53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8398.31万元、1.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435.47万元、1.2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916.98万元、18992.52万元。
2015年至2018年,宏和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19亿元、2.20亿元、2.21亿元和2.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33%、32.55%、28.42%和27.39%。
报告期内,宏和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5、3.09、3.53和3.69,而同行均值分别为4.77、4.90、4.85、4.98。宏和科技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同行均值。
报告期内,宏和科技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9041.79万元、1.04亿元、1.92亿元和1.38亿元,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76、4.66、3.16、3.11,同行业公司平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22、4.62、5.02、4.78。宏和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宏和科技2018年毛利率下滑,但仍居同行业可比公司之首。2015年至2018年,宏和科技毛利率分别为25.35%、33.16%、39.92%、37.97%,同行业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7.05%、28.37%、28.47%、29.14%。
2015年至2018年,宏和科技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14亿元、1.79亿元、2.12亿元、2.10亿元。然而,截至2019年上半年,宏和科技流动负债金额就已达3.71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79.73%。
宏和科技称,2019年1-6月,公司短期负债较2018年年末增加1.64亿元,主要系为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公司银行借款有所增加。
宏和科技存在诸多关联交易。2015年至2018年1-6月,宏和科技对三家关联方企业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464.68万元、2072.05万元、1017.74万元、303.82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30%、3.06%、1.30%、0.73%;宏和科技也持续向两大关联方台湾必成和昆山必成进行采购,涉及金额分别为9814.56万、7242.04万元、3983.02万元、2309.51万元,占同类商品采购额分别达到38.49%、25.61%、10.97%、14.96%。
此外,2014年至2015年,宏和科技存在为关联方BVI宏和担保的情况,合计担保8次金额超3亿元。2014年,宏和科技还向广州宏仁提供2100万元的借款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财经网报道,宏和科技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存在疑点。根据招股书披露的现金流数据,宏和科技2016年投资支付的现金达11.24亿元,同比增长144.77%;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244.32%。对此,宏和科技解释称,公司为提高货币资金的收益率,将部分节余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计入投资支付的现金和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但宏和科技2016年投资支付的现金却并没有购买理财产品。不仅如此,2016年公司亦不存在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环球网在报道中称,宏和科技的细节财务数据当中,也存在不少疑点。根据招股书第256页披露的信息,宏和科技的产品单位成本主要受采购单价的影响,其变动趋势与主要原材料原纱的采购价格变化趋势总体一致。然而根据招股书披露,在2018年上半年,宏和科技采购极细纱单价为223.27元/千克,相比2017年的206.16元/千克,增幅达8%左右;与此同时,极细纱原材料对应的产品为极薄布,2018年上半年的单位生产成本为8.72元/米,相比2017年的9.08元/米不仅没有增加,相反还下降了。
报道还称,根据招股书第236页披露的数据,宏和科技在报告期内各年度均存在大金额的票据背书支付,在正常的会计核算逻辑下,这就应当导致该公司实际采购资金支出,小于同年采购总额,差额部分即对应着票据背书支付的部分。但事实上,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2017年采购总额为3.88亿元,同年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科目支出金额为2.53亿元,再考虑到同年应付款项余额的净增加金额约为四千万元,则对应着采购资金实际支出金额较采购总额的差额约为为九千万元。然而,同年宏和科技票据背书支付则高达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