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
随着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兴起,家长们为孩子选择课外兴趣时又多了一层焦虑——要不要追逐编程、机器人等科技教育的热点?到底该怎么培养和引导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教育部共同主办,针对优秀青少年学生的科研人才培养项目——“英才计划”在京召开了2018年总结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英才计划”导师们以及科技创新领域的青少年“学霸”们纷纷就此支招。
找热情比追热点更重要
“父母唯一应为孩子做的,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并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如何培养科技兴趣和特长,清华学堂钱学森班首席教授郑泉水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樊悦阳深表赞同。“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感兴趣的点,不要盲目追求热点。”作为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樊悦阳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斩获植物学科一等奖及学科最佳奖。他获奖项目《山慈菇粗提物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相关研究》是有关中草药抗肝癌的研究,并不涉及编程、机器人等当下流行的热门学科。
作为中学生中的科研“学霸”,樊悦阳还“支招”说,选择科技探索的研究方向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所在,“做课题的过程需要自学很多甚至是硕士、博士生要学的知识,所以最好选离生活不那么远的课题,比较好操作。”他的选择就源自初中时看到电视剧中有关中医药的情节,“觉得中草药十分神奇,再加上外婆喜欢熬制中草药调理身体,便萌生了开展这种研究的想法。”
来自上海中学的周正同学,在担任意大利罗马大学一位外籍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的《生活中的物理学》课程的助教期间,由复旦大学物理学科导师陈焱教授指导,合作研究了“火锅与小笼包的物理学”,他们的论文不仅在俄文期刊《科凡》以及英文期刊刊发,在中国科协的公众号上推送后,网上阅读量也达十万余次。
“研究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动机就是满足从孩子时就有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源泉。”在连续5年担任“英才计划”导师的陈焱看来,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抛弃从众心理,不要盲目地追求热门学科。“毕竟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其目的在于激励和唤醒鼓舞,点燃孩子心中探寻科学之火,帮助他们发自内心寻找和解决问题。”
中学科技教育呼唤大学思维引导
那么,有没有可供学校和老师借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呢?中国科协与教育部为此开展了“英才计划”这一探索性的人才培养项目。对于高中阶段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青少年学生,贯穿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全阶段的科研培训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由来自大学的导师指导,一方面强调坚实的通识及专业的课程基础,寻找人生的理想,另一方面全面强化研究能力,接触并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工作。
参与“英才计划”究竟能给对科学兴致勃勃的青少年带来哪些收获?来自天津市南开中学的2017级“英才计划”学员戚涵,斩获了美国智能人工协会(AAAI)颁发的专项奖。提到“英才计划”,她感触颇深:“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神奇与魅力,科学研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可以去尝试每一个想法,我可以去实现每一个创意,在科学这个领域中,有无限的奇迹和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中学教育太重要了,需要大学教师更多的参与。”陈焱说,在他看来,目前中学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对升学考试,偏重特定解题技巧,学生在课内外很多时间都消耗在过度解题上面。而大学理科教育如数学和物理教学中,强调普遍的方法以及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他说:“我的感受是,将大学阶段的教学思考融入中学教育之中,‘英才计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切入方式。”
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
经过五年的探索,“英才计划”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来自中国科协青少中心的资料显示,5年来“英才计划”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中学生。在2018年毕业的568名“英才计划”学生中,60%考入985高校,74人考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还有4人在6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奖,其中包括两个学科最佳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仍然迫切而任重道远。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看来,目前的关键在于这种培养模式能否形成规律,形成足够的规模和影响力,让更多对科学有兴趣的青少年受益。他表示,下一步会增加、拓展“英才计划”实施的地区和高校,继续探索依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机制。在他看来,目前最为迫切的工作在于更加深入地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
“好的科技创新的苗子不是在课外班反复刷题就能刷出来的,而是真正有兴趣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这样一些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说:“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这既是中学的教育要求,也是大学的持续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