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驱动力亟待从信贷周期转向科技周期
资本市场应发挥更高效率,让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让浑水摸鱼的伪科技企业被淘汰。
周期是资本市场永恒的命题。对于A股市场来说,长期以来,市场走牛的驱动因素是信贷周期,但信贷周期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随着科创板的推出,资本市场的驱动力,亟待转向科技周期,由一批又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来主导和推动。
资本市场的信贷周期,最典型的是2008年之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天量的信贷,带来的是房地产和基建的“长阳”。每当信贷宽松预期不断强化时,资本市场就预期流动性会充裕,股市就容易牛起来。在实体经济层面,天量信贷主要投向房地产和基建,由此带动上下游的建筑建材、家电、水泥、有色、金融等系列周期性行业的繁荣,然后资产泡沫开始集聚,当资产泡沫明显时,信贷就开始收紧,房地产、基建等周期性行业预期走弱,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收紧预期增强,股市走熊,实体经济和股市“走熊”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明显拖累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增速时,信贷又开始放松,房地产和基建又开始抬头,股市又蠢蠢欲动,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但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整个社会的融资方式亟待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为主,天量的信贷必须转向切实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玩资金空转,不断积累房地产泡沫和高度依赖基建拉动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正是有了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等一批巨型科技型企业,以及众多蓬勃发展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才能具备领先全球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得到了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一二级直接融资市场的大力支持,科技企业不断丰富纳斯达克等美国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给予科技企业大力支持并获得丰厚回报,广大中小投资者也从美国股市的大牛市中不断获取财富增长,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科技+金融”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这就是新经济的典型特征。
中国经济的科技成色的增加,有赖于科技型企业的不断发展,14亿的人口,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充裕的民间资本,也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需求,只不过,资本市场应该发挥更高效率,顶层设计应该让资金不断涌入实体经济和科技型企业,让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让浑水摸鱼的伪科技企业被淘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永远是资本市场的大方向。
当大量科技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资本支持,中国就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将为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本质上取决于实体经济效率的不断提升、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传统以房地产和基建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走到尾声,科创板的推出,不仅承担着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内在需求,也承担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无论在先进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还是5G、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也无论是在基础设施阶段,还是在应用端,中国的科技领域都存在太多的投资机会,“科技+金融”的完美组合里,科技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有了大批优质的科技企业,金融市场的发展才有根基,当A股市场的投资者不再唯信贷周期马首是瞻,转而研究科技周期的运行规律时,“科技+金融”将在中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领域绽放出别样的风采,这是股民之幸,亦是中国经济期待的方向。